7月14日,隆基绿能 (601012.SH ) 发布公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24亿元到2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为 32.00 亿元到 36.00 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将分别实现减亏24.43亿元到28.43亿元、16.77亿元到20.77亿元。
2024年上半年,隆基绿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52.43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52.77 亿元。
公告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了组件销量的增长,但受光伏行业主要产品市场销售价格跌破行业成本线的竞争环境影响,公司经营仍为亏损、增量不增收。公司通过不断加强内部运营管理,主要产品单位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资产减值损失快速下降,实现同比大幅减亏。
这不是光伏行业首家巨亏。
同一天,另一家光伏企业晶澳科技 (002459.SZ ) 公告称,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5亿元—30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8.74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8.6亿元—23.6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8.19亿元。公告称公司持续深化市场拓展,但受行业竞争加剧和国际贸易保护政策影响,组件销售均价和盈利能力同比下降,经营业绩出现阶段性亏损。
2024年,受光伏行业供需错配非理性低价竞争影响,各环节产品价格和毛利率大幅下降,光伏行业陷入“越售越亏、越亏越扩产” 的怪圈,A股光伏板块整体亏损逾600亿元。
隆基绿能披露的《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2024年营业收入825.82亿元,同比下降36.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86.18亿元;上年同期为净利润107.51亿元,同比下降180.15%。
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年报中坦言,“回顾2024年,隆基绿能的收入同比大幅下降,净利润大幅亏损。这成为公司上市以来最困难的一年。”
7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第十五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明确提出 “依法依规、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这一高规格会议释放出强烈信号:光伏行业已经到了必须告别 “内卷”“自杀式” 竞争、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
此次会议多位光伏企业高层参加,包括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晶澳科技执行总裁杨爱青、协鑫集团董事局主席朱共山、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TCL中环董事长李东生、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执行秘书长刘译阳等。
民生证券表示,当前光伏行业价格和盈利均处于底部,高层针对行业密集发声旨在把无序“价格战"式的“内卷”拉回到创新驱动、价值竞争的正轨。中信建投研究所指出,光伏供给侧政策正在正常推进之中。而且,作为反内卷竞争的关键行业之一,后续预计会联合限产与兼并重组一同推进。
光伏行业的 “内耗” 整治,短期内必然伴随着阵痛,但这是行业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当前,政策层面已然明确方向,企业层面也应该积极行动。
截至7月14日收盘,隆基绿能报收16.16元/股,跌0.55%,总市值1225亿元。晶澳科技报收11.57元/股,跌1.45%,总市值382.9亿元。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