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以冲突里的中国人:真后悔没跟你上那条船

zhq 2025-06-19 阅读:158 评论:0
在伊以冲突愈演愈烈的当下,当地华人都经历了什么?作者 |  张远山编辑 |  陆一鸣题图 & 封面  | 视觉中国2025 年 6 月 13 日凌晨,一枚从以色列起飞的导弹刺破夜空,跨越不接壤的国土,在伊朗纳坦...

在伊以冲突愈演愈烈的当下,当地华人都经历了什么?

作者 |  张远山
编辑 |  陆一鸣
题图 & 封面  | 视觉中国

2025 年 6 月 13 日凌晨,一枚从以色列起飞的导弹刺破夜空,跨越不接壤的国土,在伊朗纳坦兹核设施炸响,世界屏息。几千公里之外,炮火两端,身处两国的华人生活被战火骤然改写。

公开数据显示,自 6 月 13 日伊以冲突以来,双方至少合计进行了 18 轮空袭。截至 6 月 18 日,791 名在伊中国公民已抵达土耳其、亚美尼亚等安全地区。中国驻以色列使馆发布通知,宣布自 6 月 20 日起协助在以中国公民分批撤离。

在伊朗,做了二十年海外销售的郭凯,用积攒多年的人脉,历经三天不眠不休的辗转,才横渡波斯湾仓皇撤离;

在距离特拉维夫 20 公里的郊区,防空警报的尖啸声中,建筑工王强躺在宿舍床上,听工友们讨论停工何时结束,什么时候如期复工。

我们记录下这隔着战火相望的两端:一边是恐惧中的亡命奔逃,一边是警报间隙的如常谋生。有人安全,有人不安;有人为明日忧惧,有人为今日搏命。

逃离伊朗

42 岁的郭凯是一名外贸经理,几天前成功从伊朗撤离。以下是由他讲述的亲身经历:

做了二十年外贸,头一次来伊朗,我就成为了第一批从伊朗成功出逃的中国人。

6 月 13 号凌晨,以色列空袭伊朗。一早醒来,我看到新闻,心想,打仗了。本能告诉自己别犹豫,赶紧走。

我立刻去火车站买票,谋划陆路和水路几套方案。在路上,伊朗的酒店房东边开车边安慰我," 别太担心,我们都习惯了。"

当时,我已经结束了在德黑兰的工作,正在伊朗中部一座叫作亚兹德的小城游玩,那里距离德黑兰有近十个小时的火车车程。在街道上,我看到当地人们的生活一如往常。

但我感到焦虑,摆在面前的是一个可能改变自己命运的选择:是北上走陆路回到德黑兰,还是听取朋友的建议,南下走水路去港口阿巴斯?(注:阿巴斯港在霍尔木兹海峡沿岸,是伊朗南部的主要港口城市,同时也是伊朗重要的非石油货物进出口枢纽。)

伊朗房东建议我,去港口吧。因为担心陆路口岸被封,我决定去南边赌一把。如果失败了,就用第二套方案,坐朋友的物流车,偷渡到阿塞拜疆。

之所以考虑去阿塞拜疆作为备选,也是因为我的这位客户朋友是阿塞拜疆人,去了那里算个依靠。我在国内头部企业做国内品牌出海二十多年了,每年有七八个月都在国外跑着,有不少国外朋友。

尽管如果走水路失败了,再去阿塞拜疆,需要几乎穿越整个伊朗;但我就得这么干,我必须出来,因为每一天的战事局面完全都不一样。

我回到酒店等待夜晚降临,乘火车出逃。整个下午,我刷刷手机,看看电脑,但实际上根本没心情,总感觉战斗机在头顶上轰鸣,也分不清是伊朗还是以色列的。

防空警报正在响起。(图 / 受访者供图)

我一直熬,熬到晚上 9 点登上火车,沿途几乎是一路沙漠,乘坐将近 14 个小时的火车后,终于抵达了阿巴斯。实际上,从这天开始,我都没怎么合眼,脑子里很乱——身上没钱了,打仗到底到什么时候能结束,船能不能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 这些念头一直在脑袋里绕,睡不着。

在阿巴斯,阿塞拜疆客户帮我介绍了当地人,并告诉我,他会帮我逃离伊朗。

但在当日,6 月 15 日晚上,我亲历了一个真正令自己恐慌的时刻——一颗导弹直飞过去,一声巨响,远处的码头火光冲天。

阿巴斯港的炼油厂被炸了。

那个瞬间,我真正意识到了战事的紧张程度,以色列的空军在这天就打到了伊朗的南部。我当时想,要赶紧走。

现场太混乱了,阿巴斯港当晚 9 点的船票售罄。当地人帮我查了半天,才查到在 175 公里开外的另一个港口伦格港有票,那就需要凌晨 3 点钟打车出发去那边,并想办法在早上 6 点钟之前把船票买到。

在阿巴斯的酒店里,我遇到几个中国人。包的车是在凌晨,我有点担心安全问题,想与他们同行。我告诉他们,伦格港有船,问他们明早要不要一起走。他们表现得很警惕,反复验证我的身份。

只有一个小伙子想要跟我走,但犹豫半天还是没有一起,因为我找的车是本地人开的,他担心被绑架。

我也能理解,战争打响了,谁也不知道你是好人还是坏人。

最终,我和在社交平台上认识的一对湖北母女,以及一位伊朗女性,一行四人出发了。

车子行驶了三个多小时,在 16 日早晨 6 点前,抵达了伦格港。船运公司里挤满了人,票也已经售罄了。

为了上船,我们往护照里塞钱给卖票的人,没能成功;又凑了 1500 美元,打算拿给船长,也没得到通融;最后,我装病,跟卖票的人说,我心血管有问题,求求你了,出于人道主义精神,能不能让我走。

我们从早晨 6 点缠磨到 10 点,在对方脸上,看到了一丝怜悯。最终,我们四个人都上了船。

郭凯乘坐的船驶离伦格港。(图 / 受访者供图)

在那艘船上,大概有五个中国人,其中一个告诉我,他花了 500 美元才买到这张船票。在 6 月 15 日这天,船票的正常价格是将近 50 美元。

即便上了船,心里还是害怕。直到船出发两个小时后,我看了一眼手机定位,已经到了波斯湾中央。这艘超载的小型客船,载着 140 多人,原本 4 个小时就能到达,在波斯湾上缓慢航行了将近八个小时,最终进入迪拜境内。

郭凯当时的手机截图。(图 / 受访者供图)

我问在阿巴斯酒店碰到的华人走掉了吗,对方告诉我,还困在那里," 真后悔没跟你上那条船 "。

逃离的这一路上,我只要碰见一个中国人,就去要一个微信(加上)。我想,万一跑不掉,多认识一个人就能多一个活下来的机会。

在伊朗的华人群里,每天都有人在说,哪里的一栋楼又一下子被炸掉了。

我有一个同事在以色列特拉维夫,这些天,我每天联系最多的人就是他。

我说,伊朗的导弹打过去了。

他说,以色列导弹打过来了。

这一路逃离,其实伊朗人民对于华人很友善。比如我的酒店房东,还有在火车上遇到的一个大叔。他说如果我意外没能走掉," 没关系,可以住我家里,不要钱 ",还问我," 你有什么忌口吗?"

对于我那些在德黑兰的华人朋友,我给他们发消息,有的很久都没有回复。

" 躺 " 在以色列

与 " 逃离德黑兰 " 的极限撤离相比,在战火的另一端,以色列华人呈现出另一种生存图景。

一位在以色列留学的女孩,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称,特拉维夫遭遇空袭的时候,她带着电脑、零食和应急包,钻进防空洞赶论文。一天后,她就读的学校遇袭,实验室被炸。在被炸毁的实验室中,一位年轻的教授在废墟中弹奏钢琴。

三天前,她在分享中写:马路上都是玻璃渣子,除此以外,城市基本还在正常运作。买完菜快到家的时候,警报又响了。

" 祈祷今夜平安。" 她最后写道。

在以色列的很多华人表示,空袭多数发生在夜里,或许是因为夜里发射能给当地人在情绪上造成更大的不安。于是,人们在睡梦中频频被爆炸声惊醒,有的人索性和衣而睡。

王强是一位 34 岁的建筑工人,他在 2023 年跟着施工队来到以色列,目睹了多轮空袭,对火箭弹已经 " 见怪不怪 "。以下是王强的自述:

早晨八点半,我和工友们又被防空警报吵醒了。我站在门口看了一会儿,防空洞在两分钟就能走到的地方,我没进去,又回到屋里,躺下继续睡。

王强用手机拍摄的当日现场情况。(图 / 受访者供图)

工地在距离特拉维夫北部 20 公里左右的郊区,这五天来,导弹距离最近的一次在十几公里外。

街道上人不多,学校放假了,超市、医院和药店都在正常营业,物资正常供应。

从 6 月 13 号凌晨第一次防空警报响起,往后的 5 天里,警报每天响四五次,大部分时间是在凌晨。有的人会去防空洞躲一下,有的人就 " 你响你的,我睡我的 "。我的手机上有报警系统,可以看到导弹的方向,靠近的话,我才去躲一下。

王强的手机截图显示的高风险地点警告。(图 / 受访者供图)

大家早就习惯了。

只是在 13 号那天,负责人宣布三分之二的人停工。这意味着这几天大家无法再赚到 600 多新谢克尔的日薪,一天会损失掉一千块多元人民币。

我们这个施工队,百分之八十是中国人。2023 年,大家跟着施工队来到以色列。刚开始,我看到火箭弹还觉得新鲜,拿着手机到处去拍,到处去看。两年来,这里不间断地在打仗,我们已经见怪不怪了。

唯一一次例外是 2024 年的 10 月 1 号,伊朗向以色列发射了 200 枚导弹。那天晚上,铺天盖地都是火光,我才感觉到害怕。舍友在宿舍里补自行车胎,我开玩笑,说明天就要撤侨了,你们还补什么。

来以色列那年,我 32 岁,有一儿一女。我从河南农村出来,初中毕业就进了厂,2010 年左右开始在工地干活,没赚到什么钱。

来这边两年,因为签证没办好,所以一直没回过家。家里人都劝我,抓紧回国。我说别人都不走,我走啥?

有的工人在 2023 年 8、9 月来到以色列,这里 10 月开始打仗(注:2023 年 10 月 7 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从加沙地带对以色列发动了大规模军事行动,以色列宣布进入 " 战争状态 " 并进行反击)。因为打仗,工人们原本一年后才能涨到 60 多新谢克尔 / 小时(折合人民币时薪 120 元左右)的工资,在当时就涨了。粗略计算的话,我们每天上工 12 小时,一天就能赚一千多。

这两天,我们有收到大使馆的通知,可以通过口岸自行离境。

我打算等这场战争结束,签证办理好之后,回家一次,然后再回来,继续奋斗几年。

( 为保护隐私,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

校对:遇见;运营:鹿子芮;排版:黄舒雯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 遇见小面闯关港股:单店日均销售额下滑,屡因食品安全被点名

    遇见小面闯关港股:单店日均销售额下滑,屡因食品安全被点名
    记者|赵阳戈 一家“接地气”的公司将要亮相联交所。近日,广州遇见小面餐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遇见小面)披露招股说明书,拟登陆联交所,招银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来源:联交所遇见小面成立已11年,开店增至380家,2024年卖出了11亿元的营业额。盈利方面,虽说在2022年因疫情录得亏损,但2023年实现扭亏,2024年有逾6000万元的净利润。 据了解,遇见小面还将继续扩张,2025年、2026年及2027年,计划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及海外分別新开设约...
  • “免签圈”扩容,旅游平台:今年以来巴西等国入境游订单显著增加

    “免签圈”扩容,旅游平台:今年以来巴西等国入境游订单显著增加
    据新华社报道,外交部发言人林剑5月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5年6月1日起至2026年5月31日,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上述5国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免签圈”扩容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入境旅游的利好发展。当天,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平台上入境游订单量比去年增长接近翻倍。新增的五国入境游潜力巨大,今年以来阿根廷入境游...
  • 长城基金梁福睿:解码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长城基金梁福睿:解码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今年以来,医药板块尤其是创新药领域迎来一波强劲复苏,但在近期市场调整中也出现了波动。不过,创新药板块的长期投资价值依然显著。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经理梁福睿认为,类似于DeepSeek,未来市场会更加认知到中国创新药从追赶到超越的实力。   在“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来临之际,基金经理...
  • 外交部: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中方不同意台参加世卫大会的决定

    外交部: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中方不同意台参加世卫大会的决定
    5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了解,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将于5月19日开幕,台湾地区方面迄今没有收到与会邀请。中国政府对此有何评论?林剑表示,在中国台湾地区参与国际组包括世界卫生组织问题上,中方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即必须按照一个中国原则来处理,这也是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和世界卫生大会25.1号决议确认的根本原则。中国台湾地区在未经中央政府同意的前提下,没有任何根据理由或权利参加世卫大会。台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导致台湾地区参加世...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可能进入更频繁、更持久的 “供应冲击” 时期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可能进入更频繁、更持久的 “供应冲击” 时期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周四表示,美国可能进入供应冲击更频繁、通胀更不稳定的时期,这需要央行采取更透明的沟通方式。   鲍威尔在启动对央行货币政策框架五年一次的评估时发表了上述言论。   “关键问题在于如何让公众更广泛地理解经济普遍面临的不确定性,” 鲍威尔在华盛顿的演讲中表示,并预测 “...
标签列表